新冠疫情大流行,在全球各国引发多少人死亡?这无疑是饱受病毒感染的全球亿万人群最想知道的答案,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各国政府制定相应政策的依据,更是这一影响全人类重大事件留给历史和后人的最重要记录。
据WHO的统计,2020年-2022年,各国总计报告6.56亿确诊人数,约660万死亡人数。其中3年死亡人数依次分别为190万、352万、116万。2022年报告确诊人数约为3.69亿人。
死亡人数“严重低估”
(相关资料图)
WHO则认为实际死亡人数要远远高于报告的死亡人数,并于2022年5月5日公布了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率的首批估算结果。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与新冠疫情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全部死亡,即“超额死亡”(excess mortality),约为1490万例。这是世界各国同期报告的新冠相关死亡人数540万的近3倍。在此期间各国向WHO报告了2.87亿例确诊病例。
2022年12月14日,WHO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论文《世界卫生组织对于新冠大流行有关的超额死亡的估算》,更详细地介绍了数据、方法、模型、估算结果及分析。WHO通过比较一个地区或国家报告的各种原因造成的总死亡人数,即全因死亡人数(ACM, all-cause deaths ),与根据趋势预期的全因死亡人数(在不发生疫情的情况下),从总体上估算了2020年和2021年(24个月)全球新冠相关超额死亡人数。
其他机构也研究新冠大流行病对全球死亡率的影响,给出了不同的结果。美国西雅图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估计有 1820 万人死亡,《经济学人》杂志估计有 1600 万人。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 估计为1820 万,是官方报告数字的 3 倍以上。
2022年5月11日,复旦大学余宏杰团队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Modeling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Omicron in China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中国的传播建模)的研究论文。其建模研究显示,如果中国取消当时的动态清零政策,在6个月的模拟期间(2022年3月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至2022年9月),可能会引发大量奥密克戎感染,造成约155万人死亡,对重症监护(ICU)的需求量也将升至现有床位15.6倍。
WHO需要提供一份准确、真实的死亡人数统计。根据其章程和数据原则,需要与会员国、其他联合国机构和专家咨询小组密切协商,以确保过程透明和协商一致。
所有WHO成员国,都有义务报告新冠疫情死亡人数,但由于许多原因,这些数字并不能全面说明大流行的影响。新冠疫情死亡报告的统计数字,对许多国家来说是个问题,因为各成员国在检测可及性、诊断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对死亡原因的确定也不一致。
为什么要用超额死亡概念
超额死亡包括与新冠直接(由于疾病)或间接(由于大流行对卫生系统和社会的影响)相关的死亡。
WHO将超额死亡定义为:特定区域和特定时期估算的总死亡人数与未发生疫情(例如新冠名病毒大流行)情况下的预计死亡人数之间的差额。
超额死亡是一个早已确立的概念,它被广泛用于估算过去的健康危机和流行病的死亡人数,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这个概念克服了各国在报告和检测方面的差异以及死亡证明上对死亡原因的错误分类,并且只要求提供关于疫情期间和之前死亡总人数的资料,以确定预期死亡人数。
新冠病毒导致的疫情在2019年底首次出现,2020年3月,WHO宣布全球新冠大流行。最初各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开发诊断工具,以准确识别病毒的存在。很快许多国家提升和扩大了检测技术,实现了对新冠病毒的大规模检测,但仍有许多国家缺少检测能力。此外,各国之间对新冠相关死亡的认定标准存在差异。这些都导致了在国家层面和在全球范围内对新冠大流行的传播及其影响的评估不完整。
WHO认为,鉴于各国报告的COVID-19病例和死亡数据在使用时所带来的挑战,超额死亡率被认为是一种更客观、更具可比性的衡量指标,可以同时顾及大流行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来自WHO 官网:真实的新冠死亡人数)评估的流程及获取数据的困难
2021年2月,WHO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合作,成立了COVID-19死亡率评估专家组(TAG) ,就开发用于估计所有国家超额死亡数的分析方法提供建议。该小组主要由人口统计学家、流行病学家、经济学家、数据和社会科学家以及统计学家组成,他们来自不同背景和地区。除了确定新冠疫情相关超额死亡的水平、年龄和性别分布外,还利用评估小组的专业知识研究了大流行对更广泛领域的影响,如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疫情死亡率不平等、死亡登记和报告系统,以及如何利用现有调查和普查填补数据缺口,以量化大流行的影响。这项工作仍在进行中。
2021年8月,专家组向WHO所有会员国发出了一封通函,要求会员国对COVID-19超额死亡率的初步估算进行审核并提供反馈,并向WHO提交之前可能无法获得的其他数据。
2021年10月至11月,第一轮国别磋商通过WHO国家门户进行。国家门户是一个促进会员国和WHO之间数据交换的在线平台,向各国对口机构提供了对每个国家的估算初步方案和方法。专家小组通过WHO驻瑞士日内瓦的国家办事处或常驻成员国代表团,与尚未提名联络点的国家进行接洽。
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WHO与成员国举行了一次全球技术磋商和两次会议,向其介绍进展情况并就方法交换意见。还组织了一系列区域网络研讨会和与各国的技术磋商,进一步讨论了数据、方法和估算。
截至2022年3月底,140个国家(占194个成员国中的72%)参加了国别磋商,65个国家提供了一些数据,76个国家提供了反馈,这些反馈随后被用于生成最新估算数。2022年3月,专家小组与国家协调中心分享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这24个月期间的订正估计数。
并非所有的成员国都接受WHO专家小组的估算结果。例如印度强烈反对,WHO估算的超额死亡人数,远超印度报告的死亡人数。
2020 - 2021 年超额死亡总数最高的 25 个国家
注:红点显示报告的 新冠死亡总数, 紫点显示估算超额死亡人数。条形宽度显示 95% 的不确定性区间。理想情况下,所有国家和在所有月份都能提供 ACM 数据。实际情况是,194个国家中只有100个国家(52%)能提供月度国家数据,其他国家有年度数据、国家以下各级数据或者没有数据。
研究人员必须通过从数据更完整的国家(主要是拥有完备医疗保健系统的高收入国家)推断模式来推断没有死亡率数据的国家(主要是低收入国家)的预期死亡人数和超额死亡人数。研究人员调整了后一组的模型,以使用特定国家的社会经济条件、大流行的强度、每个国家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及其应对危机的能力来具体估算。因此,全球超额死亡人数的一半是在没有死亡率数据的情况下估算的,或者是使用次国家地区的数据估算的。
很明显,各区域提供的数据参差不齐。只有37% 的国家拥有 2020 年和 2021 年每个月死于任何原因的人数的完整数据——这是准确计算超额死亡率的重要数字。43%的国家根本没有数据;2% 的国家只有部分地区的数据;5% 只有年度数据;13% 的月度系列不完整。数据的可用性与收入密切相关。例如,只有 2% 的欧洲国家没有 2020 年的数据,而非洲国家这一数字为87%。
WHO超额死亡数模型是一个活的模型,将根据更多的死亡率数据以及相关协变量数据定期更新。对2022年各国与疫情相关超额死亡人数的估算,将很快展开。
论文下载,请在后台发送评论:超额死亡
模型数据:
https://github.com/WHOexcessc19/Codebase模型代码:
https://github.com/WHOexcessc19/Codebase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