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溶液导电性原理_每日播报

2023-06-09 13:18:34   来源:壹壹高考网

1、什么是溶液导电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溶液在通电时会发生电解,因为溶液中有正负离子,电极的负极会有大量的电子,它们会进行得失电子的变化.以在正极发生失去电子的化学反应,负极得到电子的化学变化,来实现电子的传输.但是化学变化的同时,也伴随着物理变化.

2、什么是溶液导电性

溶液的导电能力与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主要有:

1.离子浓度,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大的导电能力强.离子带电,单位体积中的离子数量(密度)越大,可以传递的电量也就越大


(相关资料图)

2.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离子电荷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3.电解质强弱,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4.溶液的温度,温度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5.电解质的类型,相同条件下,电解质的类型不同,导电能力也不同.例如,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同,溶液的导电能力弱,不能说明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小,即使是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如果其中离子浓度很小,导电能力也很弱的. 离子导电是指以正、负离子在电场中的定向运动构成的导电过程。

电解质的溶液以及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有离解的正、负离子从而具有离子导电性。在原电池中,外电路为电子导电,电解质溶液中为离子导电。离子本身带有电荷,当离子定向运动时,电荷定向运动,从而产生电流,这就是离子导电性。固态时离子的状态受到束缚,难以自由移动,而处于液态时离子能够运动而导电,因此电解质溶液具有离子导电性。离子不上岸,电子不下水

3、溶液导电是什么原理

溶液的导电能力与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主要有:

1.离子浓度,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大的导电能力强.离子带电,单位体积中的离子数量(密度)越大,可以传递的电量也就越大

2.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离子电荷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3.电解质强弱,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4.溶液的温度,温度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5.电解质的类型,相同条件下,电解质的类型不同,导电能力也不同.例如,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同,溶液的导电能力弱,不能说明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小,即使是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如果其中离子浓度很小,导电能力也很弱的

关键词: